吹瓶模具定制:
13532628139吹瓶模具温度控制的原则和方式
摘要:模具温度对产品的成型质量、成型效率都有着较大的影响。在温度较高的吹瓶模具里,熔融胶料的流动性较好,有利于胶料更紧贴型腔,得到高质量的瓶子外观表面,但会使胶料固化时间变长,顶出时易变形,对结晶性胶料而言,更有利于结晶过程进行,避免存放及使用中生产出来的瓶子尺寸发生变化;在温度较低的模具里,熔融胶料难于紧贴型腔,导致内应力增加,表面无光泽,产生银纹、熔接痕等缺陷。 |
模具温度控制的原则
为了保证在最有效的时间内生产出高外观质量要求、尺寸稳定、变形小的瓶子,设计时应清楚了解模具温度控制的基本原则。
1.不同材料要求的模具温度也不同。
2.不同表面质量、不同结构的吹瓶模具也要求不同的模具温度,这就要求在设计温控系统时具有针对性。
3.前模的温度高于后模的温度,一般情况下温度差为20~30度左右。
4.有火花纹要求的前模温度比一般光面要求的前模温度高。当前模须通热水或热油时,一般温度差为40度左右。
5.当实际的吹瓶模具温度不能达到要求模温时,应对模具进行升温。因此模具设计时,应充分考虑胶料带入模具的热量能否满足模温要求。
6.由胶料带入模具的热量除通过热辐射、热传导的方式消耗外,绝大部分的热量需由循环的传热介质带出模外。铍铜等易传热件中的热量也不例外。
7.模温应均衡,不能有局部过热、过冷。
模具温度的控制方式
吹瓶模具温度一般通过调节传热介质的温度,增设隔热板、加热棒的方法来控制。传热介质一般采用水、油等,它的通道常被称作冷却水道。
降低模温,一般采用前模通“机水”(20度左右)、后模通“冻水”(4度左右)来实现。当传热介质的通道即冷却水道无法通过某些部位时,应采用传热效率较高的材料(如铍铜等,将热量传递到传热介质中去,或者采用“热管”进行局部冷却。
升高模温,一般采用在冷却水道中通入热水、热油(热水机加热)来实现。当模温要求较高时,为防止热传导对热量的损失,模具面板上应增加隔热板。
冷却系统设计原则
1.冷却水道的孔壁至型腔表面的距离应尽可能相等,一般取15~25mm
2.冷却水道数量尽可能多,而且要便于加工,两平行水道间距取40~60mm
3.冷却水道应避免设在可预见的胶件熔接痕处。
4.冷却水道连接时要由“O”型胶密封,密封应可靠无漏水
5.对冷却水道布置有困难的部位应采取其它冷却方式,如铍铜、热管等
6.降低入水口与出水口的温差。入水,出水温差会影响模具冷却的均匀性,故设计时应标明入水,出水方向,模具制作时要求在模坯上标明。.运水流程不应过长,防止造成出入水温差过大。
7.所有成型零部件均要求通冷却水道,除非无位置,热量聚集的部位强化冷却
8.尽量减少冷却水道中“死水”(不参与流动的介质)的存在。
9.保证冷却水道的最小边距(即水孔周边的最小钢位厚度),要求当水道长度小于150mm时,边间距大于3mm;当水道长度大于150mm时,边间距大于5mm。
10.合理确定冷却水接头位置,避免影响模具安装、固定。
本文出自东莞市旺成模具有限公司,转载请注明出处!更多旺成吹瓶模具相关资讯请访问:www.wcmj88.com
24小时热线电话:13500095568